Log 檔?高動態範圍的兩種不同意義

春麗 S.T.E.M.
Sep 25, 2024

--

目錄

⦿ Log 檔
⦿ HDR 的兩種意義

Log 檔

前面的文章有提到不同的拍攝器材有不同 Log 檔,像是 Arri 有 Log C,Sony 有 S-Log,Log 檔拍出來灰灰的並不是套用 LUT(風格檔),而是為了在曝光指數(EI)與感光度 ISO 之間做調配,以利後製時能有更大的彈性去調整區域的明暗。

這樣說可能有點模糊,我們先看到下圖。

圖片源於 Wiki

事實上進到這樣一個空間,採光僅透過自然光照,勢必會有一些區域是特別亮,一些區域是特別暗,即便是這麼強的人眼也不會總是覺得該亮的地方亮,該暗的地方暗。

標準曝光以下的我們稱為暗部,以上的我們稱為亮部,如果拍攝時套上 Rec.709 的 LUT,可以想見是一般家用電視的色彩標準,然而套上 Rec.709 後,如果沒有好好掌握現場的光源,或是拍攝器材的特性,那麼,在進到後期能夠調整的範圍就相當有限,不過若採用 Log 檔作為曝光曲線資訊,這樣的一個紀錄格式,就能有效提高調整的範圍,這個範圍我們稱為動態範圍(Dynamic Range),如果能調的範圍很廣,我們就稱為高動態範圍(High Dynamic Range,HDR)。

這不是說 Log 檔就是萬靈丹,我們還是需要理解 Log 檔與拍攝機器的特性,比方說某台機器在 ISO 800 記錄 Log 檔,暗部可以往上調節 6 檔,亮部只能往下調節 4 檔,那麼,你要用來記錄亮部細節就得特別注意,以為當下的過度曝光就能夠透過後期的壓暗來解決,卻應該是在現場好好地遮光,後期再將暗部的光提上來,看到如下:

源於 https://www.blackmagicdesign.com/products/blackmagicpocketcinemacamera

在 Black Magic 官網上就可以看到,它的 Pocket Cinema Camera 6 K 有兩種原生 ISO,在原生 ISO 400 的情況下去調整後,動態範圍會改變,提高 ISO 後壓暗的範圍比較寬,提亮的範圍比較窄。

繼續閱讀|回目錄

HDR 的兩種意義

然而,為了調配 EI 與 ISO 的 Log 檔,在前段說的是可調控的亮部與暗部範圍,這是 HDR 的其中一種意義,如果一張照片在亮部與暗部經過調整,讓你的亮部細節與暗部細節都相當清晰,也就是想看哪些部份都夠清楚,這就是 HDR 的另一種意義,即是高動態範圍影像。

圖片源於 Wiki

從維基百科中的例子,我們看到左邊的圖是一般正常曝光,右邊是 HDR,左邊的圖片失去一些暗部細節,甚至天空因為不夠亮而不夠藍,另外,在播放 HDR 影片時,如果瀏覽器或顯示器不支援的話,畫面也可能返璞歸真變得灰灰的,所以在使用任何一種工具,或是增強效果時,理解它的特性還是相當重要的。

這次就分享到這,感謝您的閱讀。

繼續閱讀|回目錄

--

--

春麗 S.T.E.M.
春麗 S.T.E.M.

Written by 春麗 S.T.E.M.

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,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; Rage, rage,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.

No responses yet